根據多個專業資料和操作規程,激光切割機開機前必須完成以下五件關鍵事項,按優先級排序如下:
1. 氣體系統檢查(最重要)
檢查氣壓與氣路:確認激光器工作氣體(如氮氣、氧氣)和切割輔助氣體的壓力是否符合標準(通常≥15Bar),不足需補充;檢查氣瓶閥門是否開啟,氣路有無漏氣或堵塞。
氣體純度驗證:氮氣切割不銹鋼/鋁時,純度需≥99.95%,避免雜質導致氧化渣。
風險提示:氣壓不足或氣體錯誤會直接導致掛渣、切不透甚至設備損壞。
2. 光學系統與同軸度校準
清潔保護鏡片:用專用鏡頭紙或棉簽清潔切割頭保護鏡片(每日必做),臟污鏡片會降低激光功率并燒毀鏡片。
同軸度調試:使用透明膠帶測試激光束與噴嘴中心是否重合,偏移會導致切割偏斜或燒毀噴嘴。
檢查銅嘴/陶瓷環:銅嘴破損或陶瓷環松動需更換,更換后必須重新標定同軸度。
3. 冷卻系統與水路檢測
水冷機狀態:檢查冷卻水壓力(3.5~5Bar)、水位是否正常,過濾網是否堵塞;漏水或水壓不足會導致激光器過熱停機。
清除氣泡:啟動水冷機后觀察激光管內有無氣泡,有則需排空,否則影響散熱效率。
4. 設備整體狀態與清潔
機械部件檢查:
導軌、齒條是否清潔無殘渣,潤滑是否充足。
外罩、線路有無破損或異常。
工作臺清理:
清除臺面割渣、雜物,避免加工干涉或火災風險。
5. 安全裝置與原點校準
安全功能測試:
急停按鈕、光柵防護是否有效。
滅火器是否就位,易燃物是否遠離設備。
執行原點校準:
每日開機后必須執行“回原點”操作,確保坐標系精度。
完成“浮頭標定”(電容標定),保證切割頭隨動高度準確。
操作流程總結表
步驟 | 檢查項 | 關鍵動作 | 風險規避 |
1 | 氣體系統 | 測氣壓、查漏氣、驗純度 | 防掛渣/氧化 |
2 | 光學系統 | 清鏡片、調同軸、換銅嘴 | 防功率損失 |
3 | 冷卻系統 | 查水壓、排氣泡、清濾網 | 防過熱停機 |
4 | 整機狀態 | 清床身、查線路、潔臺面 | 防故障/火災 |
5 | 安全校準 | 試急停、回原點、標浮頭 | 防撞機/偏位 |
開機后先空載運行3分鐘,觀察有無異常報警;冬季需預熱5分鐘再操作。長期停機后(如節后復工),需徹底更換冷卻水并沖洗管路。
嚴格按此流程操作可減少80%的掛渣、斷光等故障,年維修成本降低顯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