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光切割薄板時,拐角出現毛刺和過燒是非常常見的問題,但通常可以通過系統性的調整來解決。這兩個問題往往同時出現,其根本原因在于拐角處熱量積累過多。
當切割頭運動到拐角時,由于需要減速、轉向,激光在局部區域的照射時間變長,導致能量輸入過量,從而引起材料過度熔化(過燒),而輔助氣體無法及時、徹底地將熔融物吹走,冷卻后便形成了毛刺。
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從設備、工藝參數、材料和路徑設計等多個方面進行綜合優化。以下是詳細的解決方案:
一、工藝參數優化(最直接有效的方法)
這是調整的核心,主要目的是減少拐角處的能量輸入。
1. 降低激光功率(Power):
· 方法:使用激光切割系統的“功率調制”功能。在直線切割段使用正常功率,在接近拐角時(提前量需測試)逐級或直接降低功率。
· 原理:直接減少熱源輸入,避免過熱。
2. 調整脈沖頻率(Pulse Frequency / PWM):
· 對于脈沖激光器:在切割拐角時,將連續波(CW)模式或高頻率模式改為較低的脈沖頻率。
· 原理:從持續加熱變為間歇式加熱,讓材料有時間冷卻,氣體有時間吹走熔渣。例如,直線用1000Hz,拐角可降至300-500Hz。
3. 優化切割速度(Speed):
· 方法:并非單純降低整體速度,而是使用機器的“拐角降速”功能。但關鍵是要配合功率和氣體的同步調整。如果只降速不降功率,必然過燒。
· 原理:控制系統自動在拐角處降低速度以保證輪廓精度,但必須與其他參數聯動。
4. 調整氣壓(Gas Pressure):
· 方法:在拐角處適當降低氣壓。這聽起來可能違反直覺,但非常有效。
· 原理:高氣壓在直線段能很好地吹走熔融物,但在拐角低速度時,過高的氣壓會過度冷卻切割前沿,擾亂熔融物的正常流動,反而導致排出不暢形成毛刺。適當降低氣壓有助于熔融物更平穩地排出。
· 注意:對于氮氣切割不銹鋼(高壓高速),此方法效果更明顯。
5. 改變焦點位置(Focus Position):
· 方法:可以嘗試在拐角處將焦點略微上調(離焦)。
· 原理:使光斑稍微變大,能量密度降低,從而減輕拐角的過熱現象。但這需要精細測試,因為過多的離焦會影響切割能力。
二、 路徑與編程優化
1. 添加小圓角(Fillet):
· 方法:在設計的拐角處增加一個很小的圓角(例如 R0.2-R0.5mm),代替尖銳的90度角。
· 原理:圓角允許切割頭以更平滑的曲線運動,避免速度的急劇變化和方向的瞬間改變,從而減小熱量積累。這是最常用且最簡單的設計端解決方案。
2. 使用“環切”或“拐角過燒抑制”功能:
· 方法:現代高端激光切割系統(如通快、百超、馬扎克等)都有專門的軟件功能來應對此問題。其原理通常是:
· 減速預測:提前識別拐角并開始降速。
· 參數聯動:自動將功率、頻率、氣壓等參數與速度變化進行綁定,形成一套針對拐角的獨立工藝庫。
· 操作:在切割軟件中找到類似“Corner Optimization”、“Anti-Burn Corner”等選項并啟用。
3. 引入微連接(Micro-Tabs):
· 方法:在拐角處故意留下極小的連接點(不切透),最后再處理。
· 原理:改變熱傳導路徑,避免熱量完全集中在尖角導致燒毀。但這主要用于防止尖角燒毀,對毛刺的改善是間接的。
三、 設備與耗材檢查
如果參數調整后效果不佳,需檢查硬件狀態:
1. 噴嘴狀態與選擇:
· 檢查:噴嘴是否損壞、是否中心對準(光心)?不正確的中心會導致氣體渦流,吹渣無力。
· 選擇:嘗試使用直徑更小的噴嘴。小噴嘴能產生更集中、更快的氣流,有助于在低速的拐角處更有效地吹走熔融物。
2. 光學鏡片清潔度:
· 檢查:保護鏡片是否污染?污染的鏡片會導致激光功率下降和光束質量變差,為了補償可能會無意中設置過高的功率,加劇拐角問題。
3. 氣體純度:
· 檢查:尤其是切割碳鋼使用的氧氣,純度必須達到99.95%以上。氧氣純度不足會降低燃燒反應效率,需要更慢的速度和更高的功率,惡化拐角質量。
四、 材料因素
· 材料類型:不同品牌、批次的板材,其成分和表面狀態(如鍍鋅層、油膜)會有差異,可能影響切割效果。如果更換材料后出現問題,可以考慮回調工藝參數。
· 板材表面:確保板材表面干凈,無嚴重銹蝕或油污。
總結與操作步驟建議
1. 首先檢查硬件:確認噴嘴、鏡片、氣體都處于良好狀態。
2. 從設計端入手:為尖角添加微小圓角。這是成本最低的解決辦法。
3. 啟用設備智能功能:在切割軟件中尋找并設置“拐角優化”功能。
4. 手動參數調試:如果問題依然存在,進行手動調試:
· 創建一個測試圖形:包含90度角和各種半徑的拐角。
· 主要調整:在拐角處降低激光功率和脈沖頻率。
· 輔助調整:適當降低氣壓,并微調焦點。
· 記錄:每次只改變一個參數,記錄效果,找到最佳組合。
通過上述方法的綜合運用,可以顯著改善甚至徹底解決激光切割薄板拐角的毛刺和過燒問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