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光切割機的自動排版(也稱自動套料、自動排樣)功能是提高材料利用率、減少浪費、提升效率的關鍵功能。其核心目的是在給定的板材尺寸內,盡可能緊密、合理地排列多個零件圖形,以減少邊角料。
以下是使用自動排版功能的通用步驟和要點,具體操作會因設備品牌、型號及配套軟件(如AutoNest、SigmaNest、ProNest、CutLeader、Lantek,或設備廠商自研軟件等)不同而有差異:
核心使用步驟:
1.準備零件圖形:
確保你的零件圖形是閉合的矢量輪廓(DXF、DWG 是最常用格式)。
圖形需清潔無冗余:刪除重復線、短小線段、未閉合曲線等。軟件通常有“圖形檢查/修復”工具。
確認圖形尺寸準確,單位(毫米/英寸)與板材設置一致。
標注切割工藝(如內孔先切、外輪廓后切,微連接位置等)。這通常在軟件中通過“工藝參數(shù)”或“切割順序”設置。
2.設置板材規(guī)格:
在排版軟件中,新建板材或選擇已有板材模板。
輸入板材的精確尺寸(長 x 寬)。
設置板材類型和厚度(影響后續(xù)切割參數(shù))。
設置板材夾鉗位置/安全區(qū)域:切割頭不能到達的區(qū)域(靠近夾鉗處或板材邊緣預留區(qū)域),必須避開零件放置。
設置板材原點(零點):通常設置在板材左下角或夾鉗安全區(qū)之外。
3.導入零件并設置參數(shù):
將需要切割的所有零件圖形導入到軟件的零件庫或排版列表中。
設定每個零件的數(shù)量。
設置共邊切割(如果適用):允許相鄰零件共用切割線,節(jié)省材料和時間。
設置零件間距(橋接/微連接):
(1)切割間距:零件輪廓之間留的最小距離(防止熱影響導致變形或燒連)。
(2)板材邊緣間距:零件距離板材邊緣的最小距離(保證結構穩(wěn)定和防止切到板材邊緣)。
設置旋轉角度: 允許軟件自動旋轉零件以找到最佳擬合位置(如允許0°/90°/180°/自由旋轉/限制角度旋轉)。
設置鏡像:是否允許零件鏡像排列(有時能更好貼合)。
4.啟動自動排版:
在軟件界面找到“自動排版”、“自動套料”、“嵌套”或類似按鈕(圖標可能像拼圖)。
選擇排版策略(常見選項):
(1)最高材料利用率:軟件會花費更多計算時間尋找最省料的排法。
(2)最快速度:優(yōu)先快速完成排版,可能利用率稍低。
(3)最少切割路徑/時間:優(yōu)化切割頭的移動軌跡。
(4)剩余板材排版:針對上次切割后剩下的不規(guī)則板材進行排版。
點擊“開始”或“計算”,軟件會根據(jù)設定規(guī)則進行自動計算和排列。
5.查看與調整排版結果:
軟件完成計算后,顯示排版預覽圖。
關鍵檢查項:
(1)材料利用率:軟件通常會顯示百分比(越高越好)。
(2)零件是否全部放下?數(shù)量是否正確?
(3)間距檢查: 零件之間、零件與板材邊緣/夾鉗區(qū)距離是否符合設定?
(4)切割路徑順序是否合理?有無明顯空程過長?內孔是否先于外輪廓切割?(防止熱變形導致零件移位)。
(5)共邊、微連接設置是否生效?位置是否合理?
手動微調(可選):
如果對自動結果不滿意,可以手動拖動個別零件進行微調(注意保持安全間距)。
可以鎖定某些關鍵零件的位置,然后重新運行自動排版。
調整零件旋轉角度限制或鏡像設置,再次嘗試自動排版。
6.生成切割程序:
確認排版結果滿意后,選擇“生成NC代碼”、“后處理”或“輸出程序”。
選擇對應的激光切割機型號(確保后處理器匹配)。
設置切割參數(shù)(通常有材料庫預設):
(1)激光功率、切割速度、氣壓、焦距、穿孔參數(shù)等。
(2)不同材料、不同厚度需要不同的參數(shù)。
軟件將排版好的圖形和切割順序、參數(shù)轉換成機床可識別的G代碼(如 .nc, .cnc, .txt 等格式)。
7.傳輸程序到機床并加工:
將生成的NC程序文件通過U盤、網絡或直接通訊傳輸?shù)郊す馇懈顧C的數(shù)控系統(tǒng)。
在機床操作面板上加載程序。
上料:將設定尺寸的板材正確放置在機床工作臺上,通常需要手動或自動尋邊確定板材實際位置(校正與程序原點的偏差)。
執(zhí)行焦點校準(如果需要)。
開始切割,并監(jiān)控切割過程。
使用自動排版的重要注意事項:
1. 圖形質量是基礎:
垃圾圖形輸入,垃圾排版輸出。務必花時間清理和檢查零件圖形。
2. 工藝參數(shù)至關重要:
正確的間距、切割順序(引入引出線設置)、微連接、共邊設置直接影響切割質量和排版效率/利用率。理解這些工藝概念是有效使用自動排版的前提。
3. 理解軟件策略:
不同的排版策略(利用率優(yōu)先 vs 速度優(yōu)先)結果差異可能很大。根據(jù)需求選擇。
4. 夾鉗安全區(qū)是硬限制:
忽略這一點會導致切割頭撞上夾鉗,造成嚴重事故!務必準確設置。
5. 材料厚度和類型:
排版和切割參數(shù)都嚴重依賴于此信息。務必設置正確。
6. 微連接(Bridge/Tab):
對于小零件或內孔,設置微連接防止零件在切割完成前脫落移位,至關重要。自動排版通常可以自動添加,但需檢查位置和數(shù)量是否合理。
7. 共邊切割:
能顯著節(jié)省材料和時間,但需要零件設計本身允許且設置正確。
8. 手動干預的價值:
完全依賴自動結果有時并非最優(yōu)。結合手動微調和策略調整往往能得到更好的效果。
9. 軟件學習成本:
不同排版軟件操作邏輯和界面不同。需要閱讀手冊、觀看教程或接受培訓。
激光切割自動排版功能是一個強大的工具,但其有效使用依賴于:
1.干凈準確的輸入圖形。
2.對切割工藝(間距、順序、微連接等)的深刻理解。
3.正確設置板材信息(尺寸、夾鉗區(qū))。
4.合理選擇軟件排版策略和參數(shù)(旋轉、鏡像、間距)。
5.仔細檢查排版結果并進行必要的手動優(yōu)化。
6.正確設置切割參數(shù)并生成匹配機床的NC程序。
強烈建議:仔細閱讀所使用的特定激光切割機和排版軟件的操作手冊,并多進行實際操作練習,才能熟練掌握這項高效的功能。對于復雜或大批量任務,好的自動排版能節(jié)省的材料成本和時間是非常可觀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