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光切割機運行時出現異常(比如斷電、急停、撞刀、程序錯亂等)后,重新找回零點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操作。如果零點不準,輕則導致切割尺寸錯誤,重則導致撞機,損壞設備。下面提供一個系統性的排查和找回零點的步驟指南。
第一步:安全第一,緊急處理
1. 按下急停按鈕:發生異常的第一時間,立即按下控制面板或機身上的急停按鈕。
2. 關閉激光電源:為防止意外出光,將激光器的電源關閉。
3. 觀察現場:檢查工作臺上有無工件移位、障礙物、鏡片或噴嘴是否損壞。如有,先清理和更換。
第二步:理解“零點”的概念
激光切割機通常有以下幾個“零點”:
· 機器零點(機械原點):這是機床制造商在導軌上設置的物理位置,通過限位開關或伺服電機編碼器的Z脈沖信號確定。它是機床坐標系的絕對基準,通常不允許用戶隨意更改。
· 工件零點(編程原點):這是您在編程軟件(如CAD/CAM)中為當前要切割的工件設置的起點。它是相對于機器零點的。
· 當前坐標:切割頭當前所在位置的坐標值。
我們的目標:在發生異常后,讓機床的“當前坐標”與“機器零點”重新建立正確的對應關系,然后根據需要對“工件零點”。
第三步:系統性的找回零點步驟
請嚴格按照以下流程圖進行操作,它涵蓋了從簡單到復雜的各種情況:
情況分析與具體操作:
1. 標準操作:執行“回機械原點”
這是最常用、最首選的方法。在控制系統上通常有一個名為 “回原點”、“回機械原點”、“Go Home” 或 “Ref” 的按鈕。
· 操作:確保工作臺面無障礙后,點擊這個按鈕。機床會自動按照設定好的順序(通常是X軸、Y軸、最后Z軸)移動,去尋找各軸的限位開關,從而校準機器坐標系。
· 結果:成功后,控制軟件上顯示的坐標通常會被重置為機器零點坐標(可能是0,0,0,也可能是某個固定值,如X1000,Y1500,具體看機床設計)。
· 注意:如果機器因為限位開關損壞、電機堵轉等原因無法完成回零,則會報警,需要聯系維修人員。
2. 當“回機械原點”失敗或不準時:手動精找回零
如果自動回零后,您發現切割起點還是有偏差,或者機器無法完成自動回零,可以采用此方法。
· a. 準備一個參考點:
· 在工作臺上找一個已知的、精確的物理位置。最好的選擇是之前切割過一個帶孔的廢料,或者利用床身的某個基準邊。
· 使用百分表或尋邊器可以極大地提高精度。
· b. 手動移動切割頭:
· 將切割頭手動(使用手輪或低速點動模式)移動到參考點的正上方。
· 對于X、Y軸:讓激光光束(或一個很細的激光筆/紅光指示)對準參考孔的中心或參考邊的特定位置。
· 對于Z軸(高度):這是關鍵!使用一張塞尺(或一張名片)放在材料表面,手動緩慢下降Z軸,直到噴嘴剛好接觸到塞尺,有輕微的阻力感即可。
· c. 設定零點:
· 在控制系統上,找到 “設置當前點為工件零點”、“設定坐標系”(G92/G54)等功能。
· 將此時切割頭的位置設定為新的工件坐標系零點(例如G54坐標系)。
· 更穩妥的做法是,先“回機械原點”,然后記下參考點在機器坐標系中的坐標,再將這個坐標值輸入到工件坐標系偏移(如G54)中。
3. 伺服驅動器報警后的絕對位置丟失
一些使用絕對式編碼器的伺服系統,在斷電后可能由于保持電池沒電等原因,會報警“絕對位置丟失”。
· 操作:這時需要執行 “絕對位置校正” 或 “編碼器復位” 。這個操作通常需要進入伺服驅動器的參數設置界面,嚴格按照設備說明書步驟進行。如果不熟悉,強烈建議聯系設備廠家或專業維修人員。
第四步:驗證零點是否正確
找回零點后,切勿直接開始切割正式產品!
1. 空運行:在空氣中(不開激光)運行一遍切割程序,觀察切割頭的移動軌跡是否與預期完全一致,是否會撞到夾具或臺面。
2. 試切:在廢料上進行實際切割。最好切一個帶圓孔和方孔的簡單圖形。
3. 測量:使用卡尺精確測量試切件的輪廓尺寸和孔位尺寸,與圖紙進行比對。如果尺寸完全正確,說明零點已找回成功。
總結與預防
· 日常預防:定期檢查限位開關是否靈敏,保持導軌和絲杠清潔。
· 操作習慣:在程序開始和結束時,加入回零指令。關機時,按照正常流程關機。
· 做好標記:可以在工作臺上做一個永久的、不易損壞的基準標記,以便在異常發生時快速定位。
· 熟讀說明書:不同品牌和系統的激光切割機,回零操作和參數設置略有不同,務必仔細閱讀設備操作手冊。
如果以上方法都無法解決您的問題,或者您不確定如何操作,最安全、最有效的辦法是立即聯系設備供應商的技術支持,由專業工程師進行指導或現場維修。